我们对雷蒙德•钱德勒的了解总是掺杂着各类秘闻和真真假假的逸事,他的一生同他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一样扑朔迷离。
如今,“文学侦探”汤姆•威廉斯跨越大西洋两岸,吸纳大量新的采访、此前未曾公开的信件和档案,帮助我们剥丝抽茧地了解这位神秘的作家。
雷蒙德从小倍感孤独,他的童年笼罩在父母失败婚姻的残酷阴影之下,父亲酒后不断动用暴力,迫使他和母亲离家出走,先去了爱尔兰,后来去了伦敦。雷二十多岁时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回到美国。他在腐败丛生的洛杉矶遇到了毕生挚爱:比他年长十八岁的茜茜。人到中年,雷因酗酒葬送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直到这时才转向犯罪小说的写作,他的写作生涯喜忧参半。他执着的写作理念、未竟的文学抱负,以及在茜茜过世后一度轻生的念头,都让他渐渐远离踏入文坛时的初衷。但是,他留下的文学遗产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笔下的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激励着一代代犯罪小说家,奔袭在破败的街道上。
汤姆•威廉斯将一路追随这位文学巨匠,告诉你何以升华到艺术的高度。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
中文版前言
雷蒙德·钱德勒过世已有六十余年,然而时至今日,他的七部长篇小说仍旧被很多人阅读和热爱,他的读者群体仍旧在日益扩大。他笔下的英雄菲利普·马洛也仍旧矍铄,因为本杰明·布拉克(约翰·班维尔的笔名)和劳伦斯·奥斯本分别在2014年和2018年创作了一部以马洛为主角的小说。传记通常只有最热忱的读者和研究者才有阅读的兴趣,而本书作为钱德勒的传记,如今在中国出版了。它们都证明雷蒙德·钱德勒的成就是多么历久弥坚,他的写作有着多么经久不衰的魅力。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正是,这位在美国出生,在英国接受教育,浸淫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风尚中,又能切中20世纪洛杉矶心跳脉动的人,如何缔造出这样一份不朽的遗产?雷蒙德·钱德勒年轻的时候必然想不到自己的事业会有如此发展。他文学生涯的初次尝试并不成功。1906年至1912年,他试图靠写作在伦敦谋生,但你接下来将在本书中看到,他的诗作老套且过目即忘,连钱德勒自己都认为它们“最多也只能算作乔治王时代的二流诗歌”。更重要的是,他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所以年轻的钱德勒只好另谋生路。他动身前往美国,其间曾随加拿大部队返回欧洲参加“一战”,后来在石油行业安定下来,但是在30年代,酗酒毁掉了他的生活,他也因此在职场中被淘汰。此时他年近五十,不仅诗人没当成,连在石油行业也遭遇了失败。于是他做了一个选择,要在写作行业再试一把手。不过这一次,他会更加专注。钱德勒发现,阅后即可随意丢弃的廉价通俗杂志带红了一类新的虚构文学,硬汉派犯罪故事开始走俏,于是他决定从两件事入手:首先要学习写作;其次要在这个过程中赚到钱。他从通俗杂志起步,最终将达到同T. S. 艾略特和W. H. 奥登等文学巨匠比肩的高度。他的读者以及无数其他人,都认为其长篇小说早已超越廉价的惊险故事。在他们看来,菲利普·马洛通过一种鲜活、有力的新语言,捕捉到城市生活中某种根本的东西。文学领域的成就将钱德勒推向了好莱坞(当时许多作家都有此经历),而正是他创作的剧本以及后来的小说使得一种新的故事类型成为可能:黑色故事。
如今距他辞世已有半个多世纪,在我们看来,钱德勒提炼的文学风格仍旧清晰可辨:一位困惑却心怀使命感的侦探,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社会中遭到践踏的人,这一原型已经超越界限,跃入这个世界的千家万户和每个人的移动设备。我们今天仍旧在读雷蒙德·钱德勒,并非因为此类角色出自他的首创(实际上也并非由他首创),而是因为他给这一原型注入了新意和力量,使它有了恒久的魅力。菲利普·马洛和其他小说主人公不同,因为他的感受和痛苦有着他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并经由钱德勒为他打造的语言得到表现。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享受菲利普·马洛手术刀般犀利的描述所带来的震撼,同时,我们依然乐于细细品味他强有力的独白,比如《小妹妹》的这段节选:我只知道,事情没有表象所示的那么简单,我那迟钝却总是可靠的直觉告诉我,如果这轮牌继续这么打下去,会有无辜的人输得倾家荡产。这关我的事吗?我难道知道该怎么办?真的有办法吗?这件事不要再深究了。今晚你没有人性,马洛。也许我从来就没有,以后也没有。也许我只是一副持有私家侦探执照的皮囊。也许在这个半明半暗的冰冷世界里,错误的事情层出不穷,正确的事情从来都不会发生,而我们都终将变成这副模样。
这段话显示出马洛身上深刻的人性,这是当时由动作元素所主导的主流硬汉小说中罕见的品质,也令我们联想到我们自己。如果说语言是钱德勒的成就之一,那么他的成就还在于他笔下的主题:洛杉矶城,一座至今仍引人赞美、惹人嫉妒的城市。在这个世界上,鲜少有城市像洛杉矶一样,有力量改变我们这些西方人对于城市生活的体验,而这种力量要部分归功于好莱坞的影响。钱德勒常说要试着书写其他地方,可是每当他真正去写的时候,洛杉矶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笔下,在他的所有长篇小说中,只有一部小说的地点不是洛杉矶。这座大都市给他的作品带来了能量。他同洛杉矶一起成长,目睹它发展为一座世界性都市,美国各地的居民都被吸引至此,因为他们相信这座城市将提供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眼见着有些新移民发家致富,有些人却承受着痛苦,奋力挣扎,被洛杉矶夺走了希望。他见证了洛杉矶警察局等机构的崛起,虽然它们试图保护居民免受飞速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但总是跟不上事态的步伐。他观察着新的城市压力如何带给人们新的挑战。他将所有见闻记录下来,用犀利且时而愤怒的文字捕捉洛杉矶施加给居民的影响,他由此赋予这座城市的形象,我们如今依然能辨识出来。就像查尔斯·狄更斯之于伦敦,或者詹姆斯·乔伊斯之于都柏林,钱德勒展现的洛杉矶是一座可以用于艺术创作的城市,而且以洛杉矶为艺术题材,钱德勒得以借助犯罪小说来探讨城市经验的本质。钱德勒死后,许多作家都试图模仿他,不断精炼和升华这种肇始于他的犯罪小说写法,将犯罪小说从一个小众分支变为如今仍旧蓬勃发展的主流小说类型。我们读者对于这一小说类型的需求也从未枯竭。新的城市中心在世界各地不断萌芽,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改变着这些城市及其居民,犯罪小说有助于我们理解在这些城市中生存意味着什么,并且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和视角,使我们能够理解自身的体验。雷蒙德·钱德勒改变了犯罪小说,他通过一种仍使人惊讶的语言用法,重塑了我们思考和谈论城市生活的方式。本书一路追寻他坎坷的文学生涯,从伦敦时期的文学失格者到洛杉矶的文学明星——现在他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纹理,就像穆索和弗兰克餐馆与穆赫兰道一样——不仅探索了他如何做到这一点,更探究了他为何这么做。随着本书来到一个新的国度,面对新的读者,我希望钱德勒的文学遗产能够继续产生影响,也希望全世界的读者都能因为本书而受到激发,再度回到洛杉矶的穷街陋巷上,再度回到雷蒙德·钱德勒留给我们的小说杰作中。